山西懸空寺發現“黑科技”,膨脹螺絲已存在千年,專家也被震撼到
你相信一顆螺絲釘能放一千年都不壞嗎?并且還是支撐一個寺廟在懸崖峭壁上屹立不倒的關鍵。
不信也不行。
我們古代的老祖宗建了無數傳奇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比如聞名遐邇的兵馬俑,一個兵馬俑坑里的寶劍被壓了上千年拿出來竟然還能照常用。
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智慧,哪怕在現代,也可以稱得上是奇跡。
而不只是兵馬俑,山西懸空寺的設計者用“特殊機關”讓這個寺廟“活了”上千年之久。
01神奇的懸空寺
2010年,《時代周刊》中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的名單里中國山西大同的懸空寺赫然在列,而毋庸置疑地,懸空寺也是我國的5A景區。
為什么一個寺廟會“岌岌可危”?
在山西省的大同市,懸空寺已經矗立了上千年之久,這個寺廟可謂全身都是精華,因為它建在高六十多米的懸崖峭壁之上,集佛教、道教、儒教為一體的寺廟,不分你我。
“這房梁都是老木料了,必須得把它們拆出來換新的木頭寺廟才能沒事,”
這天,幾個專家在懸空寺這里檢查墻身,正打算換新的木頭,修繕一番,于是幾個人操起工具打算把舊的橫木鋸斷,可沒想到足足鋸了一個多小時,還用了三把鋸條。
鋸斷以后,專家們正打算合力把橫木抽出來時卻怎么也抽不動,而攔著橫木的還有旁邊的橫梁,橫梁的形狀還十分獨特,大家又開始拿斧頭砍,卻發現砍完的木頭里面竟然還有幾個楔子。
“這種楔子不是普通的楔子,從裂縫的紋理我們發現這個結構就是現在經常用到的膨脹螺絲!”
專家說,這種膨脹螺絲就是我們現代維修家電的工人用來固定空調和熱水器的常用零件,利用的原理就是用楔形斜度促使膨脹產生摩擦力,從而加大固定的力度。
當往巖洞里插橫木的時候,就用楔子把橫木打開,讓橫木的倒齒和巖縫的凹槽對齊,楔子越深,卡得就越緊,這樣外面的木頭也堅硬,里面的堅固性也不影響,用咱們現代的話來說這就是古代的“黑科技”啊!
現在用的膨脹螺絲都是金屬的,但也是在我們有了金屬工具以后才發明了膨脹螺絲這個固定的好手,可懸空寺里發現的這個卻是木頭的,但卻與膨脹螺絲原理一模一樣,可以見得那個時候古人就知道用這種原理去建造寺廟,這可是大智慧啊!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外面腐爛了也不會對巖洞銜接的地方造成任何影響,從而保證橫梁之間的堅固。
懸空寺內的泥佛石像共有銅、鐵、石、泥四種,共八十多尊,整個寺的框架都是木頭的,然后憑借把梁插在峭壁上鑿出的洞而作為基地,整個寺廟樓閣都是以棧道相通,背靠絕壁,寺廟并沒有太大,但是可謂巧奪天工。
如此奇景,就連當年李白路過懸空寺都隨手為它題下了“壯觀”二字。
那么一個膨脹螺絲讓懸空寺歷經千年風吹雨打都毫發未損,它背后到底還有什么秘密?
懸空寺又叫“玄空閣”,建于北魏時期,因為建在深淵之上,就像掛在懸崖峭壁上一樣,所以懸空寺被稱為恒山十八景中的“盛景”,還入選了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之一。
北魏時期,懸空寺附近的翠屏山一到雨季就會發洪水,交通道路被毀,就連莊稼也都被淹了,生活在附近的居民因此痛不欲生,有的人家還會有死傷。
因為這種情況持續了很多年,所以百姓就懷疑是“妖孽在作祟”,長此以往,這片區域的百姓都對鬼邪之說深信不疑,大家就想建一座寺廟來驅邪。
不過,翠屏山附近地勢險要,根本沒有適合建造寺廟的平地,村民們于是合伙請了一個道長,道長就跟他們說,翠屏山附近的這個懸崖很適合建寺廟,在這建出來的寺廟是驅邪,滿是“靈氣”。
后來道長就讓手下在這座懸崖上建了這座寺廟,并告訴他們,寺廟要“上延霄客,下絕囂浮,”也就是直插云霄,氣勢恢宏的意思。
后來為了師的遺訓苦心研究了很久,傳說在這位道長去世五十年以后懸空寺才建好。
誰都不知道這樣艱巨的任務這些道士是怎么完成的,在懸崖上建寺廟即使放到今天,也是一個大新聞.
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們國家對這座寺廟進一步修繕的時候,才發現懸空寺里的佛像并不同于我們現在寺廟里的那些佛像,那么厚重。
雖然矗立于懸崖之上,但懸空寺該有的東西一點都不少,更不遜色于平地上的寺廟。
懸空寺總長三十二米,包括樓閣殿宇整整四十間,純陽宮、三官殿、三教殿等,它的地基使用的是半插飛梁,下面輔以巨石來支撐。
寺中整個建筑群穩穩佇立在峭壁之上,錯落相依,雖然每個殿宇分布都很對稱,但其實又各自有變化,給人以一種十分開闊曠野的感覺。
主要的佛像采用的是脫紗的設計,這樣完全減輕了佛像的承重性,這在一千多年前的北魏可以說是極其少見的技術,所以我們的先人必定是耗費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心血。
橫木里面的膨脹螺絲,就是利用連接處的卯榫結構把木頭互相嵌入固定的,這種手法不僅美觀而且堅固,從遠處看,整個懸空寺好像只有十幾根大碗口粗的木頭支撐著,高的離地面大約五十米,緊密相連的它們增加了寺廟的抗震度。
在寺廟殿宇內側,每間房的分布也都是有講究的,它們之間曲折回環看似緊密聯絡,但仔細一看又毫不相干,虛實相生中不難察覺小巧玲瓏的特質,而且其中層次多變,你眼前的這個好像是小殿但實際上小中見大,錯落相依。
02懸空寺乃是藝術珍品
意大利威尼斯的考古學家尼諾說過:懸空寺和它背后象征的一切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成就,是中國人民智慧的杰出體現,就僅僅是為了看一眼這個寺廟,也非常值得來一趟中國。
是的,懸空寺是中華人民的驕傲。
光是它的屋檐就有單檐、重檐、三重檐三種,結構也分為抬梁、平頂、斗拱,另外就連屋頂也分為正脊、垂脊、戧脊和貧脊,光是用心之良苦,我們祖先背后付出的巧思,就足夠讓人感動落淚。
而這些雖然和巧妙的工藝的技術分不開,比如我們發現的“千年膨脹螺絲”,但是懸空寺總體窟中有樓、樓中有穴的獨特風格也是世上一絕。
有樓殿也有壁窟,這是中國古代典型的園林建筑工藝,無論從大局還是細節,可以說我們懸空寺就從來沒服過誰!
懸空寺絕不是一個以表面上架在懸崖之上聞名的“花瓶”殿宇,而是看起來不可能,實際五臟俱全的奇跡。
懸空寺的樓閣殿宇一共四十間,有的殿宇凌空對望,有的環抱交錯,還有數不清的棧道飛架首尾相連。
值得一提的是南樓高達兩米的三官泥塑,乃是懸空寺大的泥塑雕像了,南樓的高處則是釋迦牟尼的雷音殿。
北樓的中間是釋迦牟尼的佛像,左邊是孔子,右邊是老子。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世界大同不分你我,這就是懸空寺體現中華民族共通共榮的崇高境界。
遠處看,懸空寺是一座浮雕藝術,近看,每個殿宇都有凌空飛躍之勢,令人拍案叫絕,無論從工藝還是美學上來講,懸空寺都是無數建筑學者研究和瞻仰的對象。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懸空寺是中國的驕傲,但是人心總是經不起試探的,越是老祖宗留下的寶物,就越有人惦記著發現成的財。
早在1957年的時候,懸空寺就被列為山西省的保護文物,到了二十一世紀,國家又對懸空寺附近的環境治理工程做了很大努力,清除淤青的河床共二十萬立方米。
可是2013年,我們還是心痛地發現懸空寺所在的翠屏山背后有被人偷偷挖過煤的痕跡,而且這次行為對整個懸空寺的環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壞。
發現以后,雖然政府進行了及時的修復,但是翠屏山山體原來很多的重要部分終歸無法復原,我們只能在它殘缺的基礎之上努力地“對它好”。
中國自古以來寺廟就是多的,而作為這些千百年的建筑文物,它們也是易受到災害的,尤其是火災。
所以,2019年4月,大疆無人機還特意為懸空寺提供了數字化三維掃描技術服務,以便懸空寺需要的時候可以及時修繕。
“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在大同市每個人都知道這句話,這也是山西人們形容懸空寺直觀的說法,一方面贊美古人的妙手,一方面感嘆他們聰慧睿智的匠心精神。
據說,每一個去過懸空寺的人都有同感,就是自己身處懸空寺的時候都會覺得自己是個成了仙的人,那種居于天地之間的神圣,那種俯瞰三界,洞悉萬物的澄澈,能讓人瞬間擁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心境。
思緒、雜念,只要你登上懸空寺都會瞬間化為烏有,這是祖先傳授給我們凈化心靈的本領,也是我們身為中華兒女可以做到清心寡欲、寵辱偕忘的資本。
“懸”本就同于“玄”,所以玄字的妙處、微觀就是懸空寺挺立世界之巔,能讓所見之人感悟哲理、思考人生的妙義,正如儒釋道不分家一樣,不論任何種族、任何膚色,在懸空寺面前也是一樣的。
無論是活了千年的“膨脹螺絲”,還是殿宇交錯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內部格局,懸空寺從選址、建筑到思想,每一部分都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全人類的世界文化遺產。
作為炎黃子孫,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保護它、宣揚他,對得住老祖宗們的智慧結晶。
曾有一位中國的建筑學家說過:“中國的懸空寺做到了盡善盡美,它把儒釋道融為一體還把力學、美學結合起來,這種奇特的藝術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
是的,愿我們能盡力將中華民族的精神發揚光大,能讓這座已經矗立了千年的古寺永遠陪伴著我們。
參考信源
百度百科---山西懸空寺
新民晚報《天下一絕懸空寺》
文化網《山西懸空寺》
鳳凰網《大同懸空寺,懸掛峭壁千年的奇跡》
你相信一顆螺絲釘能放一千年都不壞嗎?并且還是支撐一個寺廟在懸崖峭壁上屹立不倒的關鍵。
不信也不行。
我們古代的老祖宗建了無數傳奇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比如聞名遐邇的兵馬俑,一個兵馬俑坑里的寶劍被壓了上千年拿出來竟然還能照常用。
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智慧,哪怕在現代,也可以稱得上是奇跡。
而不只是兵馬俑,山西懸空寺的設計者用“特殊機關”讓這個寺廟“活了”上千年之久。
01神奇的懸空寺
2010年,《時代周刊》中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的名單里中國山西大同的懸空寺赫然在列,而毋庸置疑地,懸空寺也是我國的5A景區。
為什么一個寺廟會“岌岌可危”?
在山西省的大同市,懸空寺已經矗立了上千年之久,這個寺廟可謂全身都是精華,因為它建在高六十多米的懸崖峭壁之上,集佛教、道教、儒教為一體的寺廟,不分你我。
“這房梁都是老木料了,必須得把它們拆出來換新的木頭寺廟才能沒事,”
這天,幾個專家在懸空寺這里檢查墻身,正打算換新的木頭,修繕一番,于是幾個人操起工具打算把舊的橫木鋸斷,可沒想到足足鋸了一個多小時,還用了三把鋸條。
鋸斷以后,專家們正打算合力把橫木抽出來時卻怎么也抽不動,而攔著橫木的還有旁邊的橫梁,橫梁的形狀還十分獨特,大家又開始拿斧頭砍,卻發現砍完的木頭里面竟然還有幾個楔子。
“這種楔子不是普通的楔子,從裂縫的紋理我們發現這個結構就是現在經常用到的膨脹螺絲!”
專家說,這種膨脹螺絲就是我們現代維修家電的工人用來固定空調和熱水器的常用零件,利用的原理就是用楔形斜度促使膨脹產生摩擦力,從而加大固定的力度。
當往巖洞里插橫木的時候,就用楔子把橫木打開,讓橫木的倒齒和巖縫的凹槽對齊,楔子越深,卡得就越緊,這樣外面的木頭也堅硬,里面的堅固性也不影響,用咱們現代的話來說這就是古代的“黑科技”啊!
現在用的膨脹螺絲都是金屬的,但也是在我們有了金屬工具以后才發明了膨脹螺絲這個固定的好手,可懸空寺里發現的這個卻是木頭的,但卻與膨脹螺絲原理一模一樣,可以見得那個時候古人就知道用這種原理去建造寺廟,這可是大智慧啊!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外面腐爛了也不會對巖洞銜接的地方造成任何影響,從而保證橫梁之間的堅固。
懸空寺內的泥佛石像共有銅、鐵、石、泥四種,共八十多尊,整個寺的框架都是木頭的,然后憑借把梁插在峭壁上鑿出的洞而作為基地,整個寺廟樓閣都是以棧道相通,背靠絕壁,寺廟并沒有太大,但是可謂巧奪天工。
如此奇景,就連當年李白路過懸空寺都隨手為它題下了“壯觀”二字。
那么一個膨脹螺絲讓懸空寺歷經千年風吹雨打都毫發未損,它背后到底還有什么秘密?
懸空寺又叫“玄空閣”,建于北魏時期,因為建在深淵之上,就像掛在懸崖峭壁上一樣,所以懸空寺被稱為恒山十八景中的“盛景”,還入選了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之一。
北魏時期,懸空寺附近的翠屏山一到雨季就會發洪水,交通道路被毀,就連莊稼也都被淹了,生活在附近的居民因此痛不欲生,有的人家還會有死傷。
因為這種情況持續了很多年,所以百姓就懷疑是“妖孽在作祟”,長此以往,這片區域的百姓都對鬼邪之說深信不疑,大家就想建一座寺廟來驅邪。
不過,翠屏山附近地勢險要,根本沒有適合建造寺廟的平地,村民們于是合伙請了一個道長,道長就跟他們說,翠屏山附近的這個懸崖很適合建寺廟,在這建出來的寺廟是驅邪,滿是“靈氣”。
后來道長就讓手下在這座懸崖上建了這座寺廟,并告訴他們,寺廟要“上延霄客,下絕囂浮,”也就是直插云霄,氣勢恢宏的意思。
后來為了師的遺訓苦心研究了很久,傳說在這位道長去世五十年以后懸空寺才建好。
誰都不知道這樣艱巨的任務這些道士是怎么完成的,在懸崖上建寺廟即使放到今天,也是一個大新聞.
直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們國家對這座寺廟進一步修繕的時候,才發現懸空寺里的佛像并不同于我們現在寺廟里的那些佛像,那么厚重。
雖然矗立于懸崖之上,但懸空寺該有的東西一點都不少,更不遜色于平地上的寺廟。
懸空寺總長三十二米,包括樓閣殿宇整整四十間,純陽宮、三官殿、三教殿等,它的地基使用的是半插飛梁,下面輔以巨石來支撐。
寺中整個建筑群穩穩佇立在峭壁之上,錯落相依,雖然每個殿宇分布都很對稱,但其實又各自有變化,給人以一種十分開闊曠野的感覺。
主要的佛像采用的是脫紗的設計,這樣完全減輕了佛像的承重性,這在一千多年前的北魏可以說是極其少見的技術,所以我們的先人必定是耗費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心血。
橫木里面的膨脹螺絲,就是利用連接處的卯榫結構把木頭互相嵌入固定的,這種手法不僅美觀而且堅固,從遠處看,整個懸空寺好像只有十幾根大碗口粗的木頭支撐著,高的離地面大約五十米,緊密相連的它們增加了寺廟的抗震度。
在寺廟殿宇內側,每間房的分布也都是有講究的,它們之間曲折回環看似緊密聯絡,但仔細一看又毫不相干,虛實相生中不難察覺小巧玲瓏的特質,而且其中層次多變,你眼前的這個好像是小殿但實際上小中見大,錯落相依。
02懸空寺乃是藝術珍品
意大利威尼斯的考古學家尼諾說過:懸空寺和它背后象征的一切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成就,是中國人民智慧的杰出體現,就僅僅是為了看一眼這個寺廟,也非常值得來一趟中國。
是的,懸空寺是中華人民的驕傲。
光是它的屋檐就有單檐、重檐、三重檐三種,結構也分為抬梁、平頂、斗拱,另外就連屋頂也分為正脊、垂脊、戧脊和貧脊,光是用心之良苦,我們祖先背后付出的巧思,就足夠讓人感動落淚。
而這些雖然和巧妙的工藝的技術分不開,比如我們發現的“千年膨脹螺絲”,但是懸空寺總體窟中有樓、樓中有穴的獨特風格也是世上一絕。
有樓殿也有壁窟,這是中國古代典型的園林建筑工藝,無論從大局還是細節,可以說我們懸空寺就從來沒服過誰!
懸空寺絕不是一個以表面上架在懸崖之上聞名的“花瓶”殿宇,而是看起來不可能,實際五臟俱全的奇跡。
懸空寺的樓閣殿宇一共四十間,有的殿宇凌空對望,有的環抱交錯,還有數不清的棧道飛架首尾相連。
值得一提的是南樓高達兩米的三官泥塑,乃是懸空寺大的泥塑雕像了,南樓的高處則是釋迦牟尼的雷音殿。
北樓的中間是釋迦牟尼的佛像,左邊是孔子,右邊是老子。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世界大同不分你我,這就是懸空寺體現中華民族共通共榮的崇高境界。
遠處看,懸空寺是一座浮雕藝術,近看,每個殿宇都有凌空飛躍之勢,令人拍案叫絕,無論從工藝還是美學上來講,懸空寺都是無數建筑學者研究和瞻仰的對象。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懸空寺是中國的驕傲,但是人心總是經不起試探的,越是老祖宗留下的寶物,就越有人惦記著發現成的財。
早在1957年的時候,懸空寺就被列為山西省的保護文物,到了二十一世紀,國家又對懸空寺附近的環境治理工程做了很大努力,清除淤青的河床共二十萬立方米。
可是2013年,我們還是心痛地發現懸空寺所在的翠屏山背后有被人偷偷挖過煤的痕跡,而且這次行為對整個懸空寺的環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壞。
發現以后,雖然政府進行了及時的修復,但是翠屏山山體原來很多的重要部分終歸無法復原,我們只能在它殘缺的基礎之上努力地“對它好”。
中國自古以來寺廟就是多的,而作為這些千百年的建筑文物,它們也是易受到災害的,尤其是火災。
所以,2019年4月,大疆無人機還特意為懸空寺提供了數字化三維掃描技術服務,以便懸空寺需要的時候可以及時修繕。
“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在大同市每個人都知道這句話,這也是山西人們形容懸空寺直觀的說法,一方面贊美古人的妙手,一方面感嘆他們聰慧睿智的匠心精神。
據說,每一個去過懸空寺的人都有同感,就是自己身處懸空寺的時候都會覺得自己是個成了仙的人,那種居于天地之間的神圣,那種俯瞰三界,洞悉萬物的澄澈,能讓人瞬間擁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心境。
思緒、雜念,只要你登上懸空寺都會瞬間化為烏有,這是祖先傳授給我們凈化心靈的本領,也是我們身為中華兒女可以做到清心寡欲、寵辱偕忘的資本。
“懸”本就同于“玄”,所以玄字的妙處、微觀就是懸空寺挺立世界之巔,能讓所見之人感悟哲理、思考人生的妙義,正如儒釋道不分家一樣,不論任何種族、任何膚色,在懸空寺面前也是一樣的。
無論是活了千年的“膨脹螺絲”,還是殿宇交錯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內部格局,懸空寺從選址、建筑到思想,每一部分都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全人類的世界文化遺產。
作為炎黃子孫,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保護它、宣揚他,對得住老祖宗們的智慧結晶。
曾有一位中國的建筑學家說過:“中國的懸空寺做到了盡善盡美,它把儒釋道融為一體還把力學、美學結合起來,這種奇特的藝術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
是的,愿我們能盡力將中華民族的精神發揚光大,能讓這座已經矗立了千年的古寺永遠陪伴著我們。
參考信源
百度百科---山西懸空寺
新民晚報《天下一絕懸空寺》
文化網《山西懸空寺》
鳳凰網《大同懸空寺,懸掛峭壁千年的奇跡》